【食安科普】即棄塑膠食品容器的安全

15/05/2018

本澳外賣食店經常使用即棄塑膠容器來盛載食品,而隨著手機外賣點餐服務盛行,越來越多食肆提供外送餐飲服務,逐漸引起社會關注這些即棄塑膠容器能否有效保護食品不受污染、且在高溫下會否釋出有害物質污染食品並危害消費者健康?這篇食安科普將為大家探討一下本澳市面常用即棄塑膠容器的特性,以及食品業界在使用即棄塑膠食品容器時須注意的食安要點。

 

即棄塑膠食品容器使用塑膠物料製成,是用於盛載食品且用完即棄的容器。由於各類型的即棄塑膠食品容器有不同的特性,食品業界在處理外賣食品時應注意以下食安要點,以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 精明選購

先了解盛載食品之性質(例如食品溫度、屬油性或酸性,以及與容器的接觸時間)以便選擇合適的容器,並向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收貨時檢查容器表面是否有損壞及受污染的痕跡。

 

  • 正確貯存

切勿將容器直接放於地面上,並須與食品分開存放,且避免置於陽光直接照射或靠近熱源的地方,採用“先入先出”的原則使用存貨。

 

  • 謹慎使用

使用前檢查塑膠物料容器的狀況,並按其性質選擇適合盛載的食品,高溫食品應選用耐熱性較高之聚丙烯(PP,俗稱百折膠)容器盛載,避免使用耐熱性較差之聚苯乙烯(PS,俗稱硬膠)或發泡聚苯乙烯(EPS,俗稱發泡膠)容器盛載;

 

如盛載高溫油炸食品時,可使用隔熱紙(如鋁箔紙,俗稱錫紙)或吸油紙將食品與容器分隔開,並應避免過早將食品放入容器,如容器在盛載食品後出現變形,應立即停用並棄掉;切勿重複使用即棄塑膠容器,若對容器的安全性存疑,便不應使用。

 

根據《食品安全法》,食品生產經營者必須按照食品安全標準生產經營,市政署食品安全廳亦為業界編製了一系列與從事外賣食品相關的指引及指南,包括《即棄塑膠食品容器的使用指引》、《即棄餐具的使用指引》、《外賣及堂食處理食品衛生指南》、《食品展覽展銷衛生操作指南》及《衛生操作指南 - 街頭食品展銷篇》等,鼓勵業界持續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005/DIR/DSA/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