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食品安全之風險評估是指對食品中生物性、化學性和物理性危害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的可能性和風險程度所進行的科學性評估工作,包括確定食品中的危害(危害識別)、分析危害的特徵(危害特徵描述)、估算人群攝入危害的水平(暴露評估)和分析食品風險的特徵(風險特徵描述)四個步驟組成。透過上述步驟,對食品或食材的危害風險程度進行分析和評估,以及確定對市民可能帶來的風險程度,從而為風險管理規劃和風險傳達提供科學性的依據和信息,制訂適當的風險管理措施及信息傳達,以保障本澳食品安全及市民健康。
 
其中,危害識別和危害特徵描述的資料一般可以透過綜合分析國際間權威機構[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FAO/WHO)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等]的最新技術報告或審評的基礎上取得。為此,市政署食品安全廳風險評估處會派員以中國代表團身份出席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各項會議,並就食安標準制定工作與各國專家交換意見,以獲取最新的技術報告資訊,保持本澳食安工作與國際接軌。而膳食暴露評估則需通過結合本澳食物消費量數據和膳食中危害物的濃度數據作綜合分析。故此,本處會按計劃開展食物消費量調查,以收集本澳食物消費量和食品添加劑或危害物質濃度數據作風險評估之用,相關詳細資料可參考食物消費量數據專頁。
 

此外,為確保本澳進口和市售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處會每日持續收集、監測和分析各地的食品回收等食安資訊,相關資訊可於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及訊息發布專頁內查閱。同時,為優化食安監管工作,進一步完善相關監管的法律依據,提升本澳食品的衛生安全水平,本處亦會根據國際間權威機構之技術報告和本澳實際情況,適時制定及發布食品安全標準和業界​指引,並對其作持續更新,相關標準和指引可於食品安全標準和業界指引專頁內查閱。
 

與此同時,風險評估處會恆常開展一系列專項及摸底研究調查等風險評估研究,將對本澳市面流通食品中各種食品添加劑或危害物質含量進行檢測,以保障相關食品食用安全及市民健康,並將有關資訊於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頁內公布。同時亦會定期推出關於食安焦點議題的風險簡訊,向市民大衆傳達具科學知識的訊息。
 

另外,風險評估處亦協助提供電子預告等服務,以便利本澳食品業界等獲取食安資訊,相關詳情可參考電子資訊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