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手機瀏覽社群媒體,總會看到有朋友把自己的烘焙成果拍照分享,這個適合男女老幼的活動,以為只有製作過程與食安有關嗎?其實從挑選原材料開始,已經影響到烘焙食品的食品安全,所以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對食品安全也肩負了很重要的責任。
製作烘焙食品需要眾多材料,仔細閱讀外包裝的標籤,可以發現各材料的原產地可能是從遙遠的法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或近如鄰近的中國、香港等地。我們只要輕輕鬆鬆到超市、百貨公司、烘焙材料店揀選、購買,就可以取得心儀的產品。
雖然現今的物流發逹,貨物經航運、海運或陸路配送,總有方法可以買到你想買的食材,但運送過程是否會影響到食材的品質,或食材在原產地製作時是否受到污染物、微生物的污染,消費者無從得知。所以,市政署食品安全廳除了透過日常監測全球各地的食安事件,以便根據風險的程度和影響本澳食品的供給範圍,勒令食品生產經營者召回相關食品;同時亦持續透過恆常食品監測機制、專項調查,或時令食品調查,去評估市售食品的風險,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
針對烘焙食品原材料,市政署開展了專項食品調查*,於到超級市場、百貨公司、烘焙材料店等地點購買烘焙食品原料,抽查了80個烘焙食品原料樣本,包括麵粉、預拌粉、奶粉、牛油、巧克力醬、烘焙食品裝飾等,並進行重金屬、真菌毒素、防腐劑、抗氧化劑及禁用物質檢測。是次所有烘焙食品原料的檢測結果均未見異常。
消費者的我們,從選購、儲存、製作、進食也需要肩負起我們的責任向信譽良好的店舖或供應商選購衛生與品質良好的食材,不應購買來歷不明的食材,而且檢查食品的包裝、外觀是否有異,以及食用期限。按照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法妥善貯存,常溫貯存的食材應存放於陰涼通風處,易腐壞的食材應妥善貯存於雪櫃內(冷藏溫度為5℃以下,冷凍溫度為-18℃或以下)。製作過程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避免交叉污染的發生,加熱過程要徹底。進食前檢查烘焙食品的外觀是否有異、存放環境、溫度、時間是否不當,有異常則不要食用。每一個步驟都要仔細,才能維護食品安全。
想要獲取更多正確的食安資訊、及時的季節性食安風險提示、圖文並茂的食安科普等內容,可在微信平台內搜尋「市政署食品安全資訊」,或掃瞄上方二維碼,關注市政署食安微信訂閱號,以緊貼最新食安動態。
*有關是次專項調查事故,請詳見:https://www.foodsafety.gov.mo/c/foodinspec3/detail/1668b077-432f-403f-a2a2-dca2f3257cd8
001/DIR/DSA/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