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總署持續透過恆常的食品監察及檢測機制,評估市售食品的風險及衛生狀況。食品安全中心在第二及第三季中抽取了多項食品進行檢驗,整體合格率達98.3%。
為保障消費者的食用安全,食安中心依據目前流通市場的食品種類和特點,制定各類型的食品調查抽樣計劃,包括“常規食品調查”及“食肆食品調查”計劃。抽樣調查的範圍包括本澳各區之超級市場、雜貨店、百貨公司、飲食場所、外賣店等,抽取多個品牌的各類即食食品、飲品、糧油食品、零食等。食安中心在本年第二、三季一共抽取了約九百個樣本進行化學、微生物學及輻射水平等檢驗,整體合格率達98.3%。
抽查樣本中,共有十五個樣本超逾參考限值,當中包括五個肉及肉類製品、六個糧食及糧食製品、一個水產製品及一個飲料樣本檢出之致病菌含量,一款杏脯肉及一款金針產品防腐劑二氧化硫含量均超逾參考限值。對於當中發現存有異常的食品,已即時跟進處理,要求有關零售商及批發商將問題產品下架停售,約談涉事食肆場所負責人要求進行衛生整頓、安排員工修讀食安培訓講座,同時食安中心亦派員進行複查及複檢工作,以保障食品安全。
在本次檢測當中所檢出的致病菌包括沙門氏菌、金黃葡萄球菌、李斯特氏菌、臘樣芽孢桿菌及產氣筴膜梭菌。食品中出現以上微生物,可能因食物長時間存放於不合適的溫度及環境下、未經徹底煮熟或處理不當所致。故此業界及市民應留意在處理食物時,要控制好時間與溫度,防止交叉污染及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此外,二氧化硫是一種可使用於乾果、醃菜中的防腐劑,但業界在使用時必須符合一定使用原則,而這種防腐劑可溶於水中,只要經過清洗和烹煮可除去食物中大部分二氧化硫。
食安中心提醒市民,應到可靠及衛生的店舖選購食品。購買預包裝食品時,留意包裝是否完整及注意食用期限,購買後應按照包裝上標示的保存方法妥善貯存,並盡快食用;購買即食食品時,須注意食品容器是否清潔,以及店舖員工的個人衛生情況。同時提醒業界,應向信譽可靠的供應商採購食品及原材料,拒絕出售來歷不明的食品;食品及食材貯存於適當温度;保存食品銷售紀錄,以便在有需要時追查貨源;如對食品的衛生安全存疑,則不應購買及出售。
了解更多本次檢測報告資訊,可瀏覽食品安全資訊網www.foodsafety.gov.mo。此外,食安中心亦上載一系列食安常識,以及針對業界的衛生及操作指引,歡迎公眾查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