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營養價值的糖:黑糖?

24/04/2019

黑糖,顧名思議為一種黑色的糖,實質呈褐色至深褐色,並帶有獨特的焦香風味。「手工黑糖」、「古法黑糖」、「現炒黑糖」的字眼經常可在黑糖產品的廣告單張上出現,標榜黑糖的來源及製程較為天然,猶如糖界中最優質的糖,亦跟養生保健劃上等號。利用黑糖所製作的飲品如黑糖薑茶、黑糖珍珠鮮奶近來廣受市民大眾的喜愛,但,黑糖的成分是什麼?營養價值真的比較高嗎?

 

黑糖的製作

黑糖,跟我們熟悉的砂糖是來自一樣的來源,同為甘蔗作原料,因為製程上步驟的多寡使得糖有一黑一白之分。將甘蔗細切、壓榨得到汁液,經沉澱和濃縮後製得黑糖,而砂糖還需再經分蜜、溶解、過濾、脫色等繁瑣程序才能製備出純白、潔淨、無雜質的砂糖。從製程來看,可知黑糖是一種沒有高度精煉的糖,由於其不需經一連串精密的加工過程,製備的設備門檻較低,故坊間「手工黑糖」的風潮一直盛行,強調無添加、原始、養生的糖。

 

黑糖的營養價值

        由於黑糖沒有經過精煉的加工過程,所以保有較多的營養成分,如礦物質(鐵、鋅、鈣、鉀等)和維生素(B1B2E等),使其看似營養價值甚高;然而,這是基於黑糖跟砂糖之間的對比。以黑糖中的鈣為例,要攝食約101克的黑糖,才會相當於飲用一杯全脂奶的鈣含量*。世衛於2015年曾作出強烈建議,提倡大家要減低游離糖**的攝入份量,控制在每天總熱量的10%以下,以一個每天攝取二千大卡的人為例,即游離糖攝入量應為50克以下,故若要攝食101克黑糖才能攝取到一杯全脂奶的鈣含量,並不是一個攝取鈣的好辦法。

 

再者,雖然黑糖含有礦物質和維生素這些在砂糖中缺少的成分,但黑糖跟砂糖一樣為蔗糖所構成,會供給人體熱量,進食過多會導致熱量過盛。黑糖是糖的一種,為食物金字塔中的最頂層,不宜攝取過多,保持均衡的飲食以攝取各種營養素才是上策。

 

黑糖的食安爭議

        黑糖除了與養生有關聯外,也有一部分人會聯想到致癌,因黑糖曾被媒體大肆報導其含有丙烯酰胺(Acrylamide)使人致癌,以下將為大家解析致癌之說的因由。

 

        丙烯酰胺是食品在高溫處理的過程中自然產生,主要於油炸、烘焙、燒烤、煎炒等高於120℃且含有豐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中生成(由食品中的游離天門冬酰胺與還原糖反應所得),常見於薯片、餅乾、炒蔬菜、咖啡、油條、黑糖等。丙烯酰胺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2A類物質,即有可能令人類致癌,而確實使人類致癌之科學研究仍不足證實其關聯性,市民無需過份恐慌。

 

丙烯酰胺不單只存在於黑糖產品,而是廣泛存在於高溫烹煮的食品。目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及其他先進國家,均未訂定食品中丙烯醯胺的限量標準,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品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則建議大眾應盡量減低其攝取量。市民應保持均衡及多元的飲食,不宜偏食某一類食品,以減低攝取過多丙烯酰胺的風險。

 

備註

*每一百克的黑糖含有鈣273毫克(含量視乎製程和不同批次的原料而有所不同);一杯二百四十毫升的全脂牛奶含有鈣276毫克

 

**游離糖:額外添加於食品中的單糖(葡萄糖、果糖等)、雙糖(蔗糖、麥芽糖等)、蜜糖、糖漿、果汁及濃縮果汁中天然含有的

 

 

022/DIR/DSA/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