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網購食品風險

17/08/2016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達,愈來愈多人上網購物及銷售產品,在帶來便利性的同時,網購一些特定商品例如食物時就必須格外小心留神,最好是先認清網購食品存在的食安風險。

 

網上資訊風險:單純透過圖片及文字描述作招攬,消費者看不到實物,亦無法確認食物品質。一旦,交易平台上存在虛假訊息、過度美化、隱瞞事實,就可能是造成食品安全的隱患。

 

食物運輸風險:尤其是境外網購食品的銷售和運輸,中間是否經由可靠且具足夠設備的貨運商付運。運輸條件、過程、設備的衛生狀況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令食品暴露在風險之中。

 

境外網購追責風險:境外網購食品經營者莨莠不齊,它們是否有建立好自主管理制度,監管食品上下游,構成疑問。一旦出現爭議,追責相當困難。另外,從境外輸入的食品如涉及強制檢驗檢疫,須認清當中的法律責任。

 

市政署對網購食品的監管及執法

  市政署食品安全廳根據《食品安全法》對本澳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履行監管工作,安排專責人員持續網上監察,評估並記錄不同網購食品的銷售情況,針對即食食品如:壽司、刺身、生蠔,糕點、甜品等,進行抽樣檢測,暫時未見異常個案。但食品安全廳會持續監察、抽檢,並對設有實體店的商戶進行恆常衛生巡查,亦會時刻與業界保持聯繫。一旦網購店涉及食安問題,將依法勒令停售、公開經營資料,若具充分證據,按「生產經營有害食品罪」轉交檢察院跟進。

 

從事網購代購食品業務必須注意:

  • 根據第5/2013號法律《食品安全法》,不論以何種形式進行食品的生產經營,均受本法監管及約束。本地從事網購代購食品經營活動屬市政署恆常監察的範圍,故業者必須配合食品安全廳的巡查、抽檢以及按照相關標準與指引生產經營。
  • 如經營業務涉及從澳門境外輸入特定食品,必須按3/2016號法律修改的第7/2003號法律《對外貿易法》及第209/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向權限當局進行申報,並接受衛生檢驗檢疫,否則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009/DIR/DSA/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