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導指廣東省部分的近海海域受污染,故受污染海域的漁獲可能含有較高量的重金屬。海產向來是市民喜愛食品之一,透過以下的內容希望讓市民認識更多海產與重金屬的關係,尤其是進食生蠔等貝殼類海產的風險及選購處理時應注意的事項。
為什麼海產中可能含有重金屬?
隨著人類發展和大量工業的開發,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污染物及工業廢水被排入海洋,令到生活在海洋中的各種海洋生物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海產中則以貝類的污染情況較為嚴重;因貝類是濾食性生物,容易攝取海水中的重金屬而積聚於其組織內,尤其是在內臟部分。
給業界的小貼士
-
向來源可靠的供應商購入貨源;
-
保留入貨的單據以便日後追查貨源;
-
留意政府及其他單位的公布,有需要時作出相應的配合。
給市民的小貼士
-
到信譽良好的店舖選購海產;
-
保持均衡飲食,不要過量進食海產及應避免只吃單一品種的海產,儘量減低風險;
-
少吃內臟及魚皮、魚頭等含有較多脂肪的部份;
-
少吃大型魚、深海魚(尤其肉食性魚類)等,因為生長期愈長的魚類相對容易積聚較多重金屬,其毒性亦相對較高;
-
海產烹煮前應用保鮮盒包好,並放入雪櫃內保存,同時應遵守「上熟下生」的原則,即海產應放於其他即食食物及熟食的下方;
-
應徹底清洗海產及煮熟後方可進食;
-
如果市民對海產的安全性產生疑慮時,就不宜購買或進食相關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