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感染侵入性乙型鏈球菌

19/09/2024

摘要

 

  • 根據香港衛生當局最近的監測數據顯示,近日乙型鏈球菌的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其中有部份個案屬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屬基因序列型283;
  • 感染該菌有機會引致敗血症、腦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有文獻指出GBS ST283與進食或不當處理含該菌的食品等有關;
  • 按本澳相關法律規定,供澳鮮活水產(包括淡水魚)在進口本澳時必須接受強制性的衛生檢驗檢疫,以保障市售鮮活水產的食用安全;
  • 在處理水產前應戴上手套,以避免徒手直接接觸水產及養飼用水;
  • 進食前、處理水產及如廁後,均應正確徹底洗手;
  • 應將食材(尤其是淡水魚等水產品)徹底煮熟;
  • 若在處理水產時被刺傷,應立即清潔和消毒傷口,並以防水敷料妥善保護傷口。在傷口復原前應避免直接接觸水產。若發現傷口受感染或出現發燒等病徵時應立即求醫;
  • 切勿食用生的、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水產;
  • 由於飲食文化不同,市民在外遊用餐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進食淡水魚生等生的淡水水產品,如餐牌標示不明,應向店員查詢。

 

引言

 

       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 引起的疾病在新加坡、老撾、泰國、越南、香港等國家或地區十分常見,而香港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最近的監測數據顯示,近日當地的乙型鏈球菌的感染個案有上升趨勢,其中有部份個案屬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屬基因序列型283。經調查發現,患者大多數在病發前曾接觸或處理生的淡水魚,部份患者在處理生的淡水魚時手部帶有傷口,另外,有數宗病例不排除進食未徹底煮熟的淡水魚有關,調查仍在進行中。淡水魚等水產為本澳常見的食品,為減低因食用、處理水產而感染乙型鏈球菌的風險,業界及市民應遵從本文的相關建議,以共同保障本澳食品安全。

 

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與淡水魚

 

       乙型鏈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亦稱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是一種革蘭陽性球菌,其為無動力,成雙、鏈狀排列的兼性厭氧菌。可見於哺乳類動物、兩棲類和爬蟲類動物以及魚類體內。當中較具致病性的菌株為基因序列型283乙型鏈球菌(GBS ST283),會對健康的成年人或較少病患的人士中引起侵入性疾病,而長者或其他免疫力較低的人士更屬易感人群。

 

       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有機會引致敗血症、腦膜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嚴重併發症。傳播途徑方面,大部分與GBS ST283相關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疾病的感染途徑不明,但亦有文獻指出其與進食或不當處理含該菌的食品等有關。

 

       早於2015年,新加坡曾出現大型的食源性GBS疾病爆發,該案例中的GBS之基因序列型為ST283,經流行病學研究後,發現該次爆發與食用淡水魚生有強烈關聯。

 

       目前對於GBS ST283造成食源性疾病的感染機制及途徑仍未明確,市民切勿食用淡水魚魚生,以盡量減低相關食安風險。此外,由於GBS ST283並不耐熱,因此巿民可透過對食品進行徹底加熱以消滅該菌。

 

規管情況

 

       按本澳相關法律規定,供澳鮮活水產(包括淡水魚)在進口本澳時必須接受強制性的衛生檢驗檢疫,以保障相關市售鮮活水產的食用安全。同時,根據第5/2013號法律《食品安全法》,業界有責任確保其所供應之食品的食用安全,因此,業界有責任根據所售賣的食品類型,訂定合適的風險預防措施,以保障出售之食品不會存有對人體健康構成危害的因素。

 

       此外,本署一直透過恆常食品檢測、時令食品檢測、專項食品調查和食品事故監察系統監察市售食品的安全,並按風險程度和範圍採取即時行動以控制風險蔓延,亦適時會向市民和業界發佈相關食安資訊,維護本澳的食品安全。

 

為避免感染GBS ST283,業界和市民應時刻保持個人、食品及環境衞生,特別是:

給漁欄、魚檔、餐飲業界的建議

  • 進食前、處理水產及如廁後,均應正確徹底洗手;
  • 食品處理人員應在處理水產前戴上手套,以避免徒手直接接觸水產及養飼用水;
  • 切勿選用淡水或河鮮(如淡水魚、河蝦、河蟹等)作為刺身產品的原料;
  • 應使用不同的用具分開處理生和熟或即食的食品,避免交叉污染;
  • 應將食材(尤其是淡水魚等水產品)徹底煮熟,將食材烹煮至中心溫度75℃並維持15秒以上,以殺滅食品中的致病菌;
  • 若處理人員在處理水產時被刺傷,應停止工作,立即清潔和消毒傷口,並以防水敷料妥善保護傷口。若發現傷口感染、發炎或發燒等病徵應立即求醫;
  • 若處理人員雙手有損傷時,應避免直接接觸水產;同時該人員除以防水敷料徹底妥善保護傷口外,還應戴上一次性防水手套,否則不得處理直接入口食品或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用具、設備或會直接入口食品接觸的表面;
  •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安排水產處理人員接受適當的培訓,並確保其對處理食品的衛生要求具有充分的認知和了解。

 

給市民大眾的建議

 

  • 在選購水產時,應避免接觸水產及其養飼用水。如不慎觸碰,應立即使用洗手液和清水正確洗手;
  • 在家中處理水產前應戴上手套,並在處理後正確徹底洗手;
  • 在處理食品的過程中,應避免交叉污染,如使用不同的用具分開處理生和熟或即食食品;
  • 應將食材(尤其是淡水魚等水產品)徹底煮熟,方可食用;
  • 若雙手帶有傷口,切勿直接接觸水產。在處理水產時被刺傷,應立即清潔和消毒傷口,以防水敷料妥善保護傷口。若發現傷口感染、發炎或發燒等病徵應立即求醫;
  • 切勿食用生的、未經徹底煮熟的淡水水產,尤其是長者或免疫力較弱等人士;
  • 由於飲食文化不同,市民在外遊用餐時,應提高警覺,避免進食淡水魚生等生的淡水水產品,如餐牌標示不明,應向店員查詢。

 

參考資料:

1. RISK PROFILE - Group B Streptococcus (GBS) –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 sequence type (ST) 283 in freshwater fish (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2021
https://openknowledge.fao.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79687d20-60b4-4c50-8a0f-3893d9840cdc/content
 

2. 食品處理人員個人衛生指引(澳門市政署食品安全廳)2019年12月
https://www.foodsafety.gov.mo/file?p=foodsafetyinfo/List22/65_4ba956b00d1c49a0ee66d0338538b78c.pdf
 

3. 食品處理人員正確洗手方法指引(澳門市政署食品安全廳)2015年3月
https://www.foodsafety.gov.mo/file?p=foodsafetyinfo/List22/38_f499d80adac19d889b9f95976c204ea1.pdf
 

4. 壽司和刺身專賣店或同類場所的一般衛生指引(澳門市政署食品安全廳)更新於 2023 年 12 月

https://www.foodsafety.gov.mo/file?p=foodsafetyinfo/List22/52_7143c6b056aa900a109e41a50bcf24d7.pdf
 

5. 衞生防護中心呼籲市民提高警覺預防侵入性乙型鏈球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4年9月13日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9/13/P2024091300870.htm
 

6. 衞生防護中心匯報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最新情況(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公報)2024年9月16日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09/16/P2024091600576.htm

 

7. 與基因序列型283(ST283)相關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感染(香港衞生署) 2024年9月16日
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5002.html

 

BRR 006 DA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