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烹煮或进食肉类时,我们会发现肉切面竟然呈彩虹色,有时是绿色、橙色,到底这些「诡异」的彩虹色从何而来?是否意味着肉品变质?
肉片呈色是物理现象
肉类之所以散发彩虹色或绿色光芒,其实是物理现象。肉类本身含有铁质、脂肪及其他化合物,加上肉类的表面有不同的横纹结构及纤维特性,当光线照射到肉切面时,便会分裂出不同的光线,而这些光泽亦会因应不同的角度而有所改变,或者消失不见。
再者,由於肉类本身含有多种化合物如色素,经过加工、处理等过程,亦会产生不同的色彩。所以,当发现肉类的表面呈颜色,并不能因此断定肉类品质变差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超市及肉摊售卖的猪肉,颜色有深有浅,从何而来?
宰後红色肉类呈色主要来自体内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存在於肌肉组织的蛋白质,一般有三种存在形态:脱氧肌红蛋白、氧合肌红蛋白和高铁肌红蛋白。脱氧肌红蛋白是刚切开肉片的颜色,呈紫红色。随着肉类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越长,如切开的新鲜肉类暴露於空气中 20 至 30 分钟,脱氧肌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变成氧合肌红蛋白,产生鲜红色。
当肉类在肉档摆放时间越长,氧合肌红蛋白氧化,会转变为高铁肌红蛋白,肉类呈现褐色的部分便会增加。
另外,我们在超市买到的真空包装红肉,一般已抽出空气,由於并未与氧气结合,大多呈「脱氧肌红蛋白」的紫红色;但当打开包装,「脱氧肌红蛋白」与氧气能迅速结合,颜色会变回鲜红色。
如何判断肉类是否变坏?
总括而言,肉类颜色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肉质变差或出现食安问题。事实上,若肉品变坏,还会有异味、摸起来黏滑。如果肉类已出现这些特徵,则不应使用。
给消费者的建议:
- 光顾信誉及卫生状况良好的店舖;
- 应拣选具光泽、没有出水现象,肉质具有弹性的肉品;
- 购买的肉类,若非即时烹煮,应按「上熟下生」原则尽快放进雪柜;
- 烹煮前,若需用清水加以清洁,应注意污水避免喷溅至其他食材及环境;
- 使用不同的刀具、砧板、容器,处理或盛载生熟食物,避免造成交叉污染;
- 进食前必须彻底煮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