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辟谣|长期食隔夜饭菜危险吗?

13/03/2025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急速,许多上班族选择将剩余的餸菜放入雪柜,隔天再加热食用。然而,社交媒体平台不时流传一种说法,认为剩菜放进冰箱後细菌数量会倍增,长期食用隔夜餸菜可能会增加癌症风险,到底孰真孰假?

 

进食隔夜餸菜会增加食安风险?

首先,隔夜餸菜的食安风险主要取决於储存和处理的方式。若剩菜未有密封包好或存放不当,细菌容易孳生;当餸菜在室温下放置超过两小时,细菌繁殖的风险就会增加;倘若加热时处理不当,容易因进食未经彻底翻热的餸菜而引致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将剩菜在烹煮後2小时内放进雪柜(摄氏5度以下)。食用前,应彻底翻热至中心温度达摄氏75度或以上才食用,剩菜不应翻热超过一次,以确保食用安全。

 

隔夜饭菜中的硝酸盐、亚硝酸盐增加会引致患癌风险?

硝酸盐本身无毒,且天然存在於环境和许多蔬菜中。然而,硝酸盐可以在某些条件下被细菌或酶转化为亚硝酸盐。另外,亚硝酸盐亦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主要用於肉类加工中,防止细菌生长并保持食品的色泽,按照本澳及国际间的食品安全标准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

一般而言,经过烹煮的蔬菜不会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但若剩菜储存或处理不当,细菌的增长可能会促使这一转化过程发生。因此,低温储存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繁殖,并延缓亚硝酸盐的形成,这对控制剩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具有显着效果。

目前,暂未有证据显示膳食中摄入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增加癌症风险。事实上,许多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如菠菜和甜菜,还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均衡饮食的关键部分。因此,保持多样化的饮食,避免偏食单一种食物,能更好地维持健康。

 

给消费者的建议:

  1. 妥善储存:在烹调後迅速将餸菜冷却并放入雪柜,避免长时间在室温下存放;
  2. 尽快食用:尽量在2-3天内食用完餸菜,避免长时间储存;
  3. 彻底翻热:进食前,确认剩菜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达摄氏75度或以上,并避免将剩菜重覆加热;
  4. 留意食物状态:在食用之前,检查剩菜的颜色、气味和质地,若出现异常应立即丢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