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本澳市面上出现越来越多西饼甜品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类的蛋糕甜点选择,不少本澳青少年学生更会在放学後购买蛋糕甜点作为下午茶,成了消费的一大群体。
民政总署食品安全中心早前进行了《本澳中学生食用蛋糕习惯初探性调查》,以问卷形式访问了本澳189名年龄介乎12至18岁的中学生(当中3份失效问卷),以了解发育中的青少年对食用糕点甜品的膳食习惯与食安观念。
调查分膳食习惯与消费量分析及食安意识综合分析两部分,以下为问卷所得之结果:
膳食习惯与消费量分析
(一) 购买蛋糕地点
受访者几乎全部都从面包店或咖啡店等实体店面购买蛋糕,而近年甚为流行没有实体店铺的网上商店,反而尚未受到受访年青人的青睐。显示青少年在选购食品时,还是会选择较传统、较可信、能够见到实物的实体店。
你最常会到哪里购买蛋糕? | |
选项 |
百分比 (%) |
A. 面包店 |
74 |
B. 咖啡店、甜品店、餐厅、茶楼 |
26 |
C. 网上商店 |
0 |
(二) 食用蛋糕之类型
受访的中学生对象中大多选择水果类蛋糕,占62%。对於其他种类的蛋糕,果仁类的受欢迎程度最低,只有2%。虽然,大多数人选择了看似较健康的水果类蛋糕,但不能忽略一些水果食材所经过的加工处理(例如:浸泡糖水的罐头杂果、糖渍、蜜饯或煮成果酱、果泥等)以中和水果的酸度,所以大家食用蛋糕时不要轻视糖分的摄入量。
你会选择买配有以下哪种材料的蛋糕? | |
选项 |
百分比 (%) |
A. 水果类 |
62 |
B. 果仁类 |
2 |
C. 糖果类 |
17 |
D. 原味 (例如:卷状蛋糕、班戟) |
18 |
(三) 食用蛋糕的频率
以一件手掌大小的蛋糕为准则,从调查显示77% 受访青少年每星期食用不足一件的蛋糕,当中74%为女生;而21%受访者是每星期至少进食一至五件。当中不足2%受访者(均为男性)是经常进食蛋糕。而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男学生每周食用蛋糕多於五件,平均几乎每个返学日都会食用。
从性别刻板观念来看,一般认为女性会更偏爱甜食。但本次调查发现受访女同学不太喜爱吃太甜的糖果类蛋糕。反之,男生爱吃偏甜的糖果类蛋糕比较多,共有20位。
从膳食习惯与消费量分析後得出,受访中学生在消费蛋糕甜点时,除考虑味道、价钱、外观等主观因素外,“食物与肥胖"是时下青少年所关注的因素,亦反映在食用量与喜爱蛋糕的类型上。
蛋糕甜点普遍含糖分及脂量均高,为了健康要注意均衡饮食,且配合适量运动才是健康不二之选。
你平均每星期会吃多少件蛋糕? | |
选项 |
百分比 (%) |
A. 很少吃,一星期不足一件 |
77 |
B. 少於五件 |
21 |
C. 多於五件 |
2 |
食安意识综合分析
一直以来发生在本澳的食源性疾病,大多与食品的贮存时间、温度,及个人卫生习惯有关。蛋糕富含蛋白质及水分,为较易变坏的食品,所以希望於本调查中,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对食安知识的运用与实践。
(一) 购买後食用时间及贮存方式
分析受访者选购蛋糕的主要途径,是从面包店的实体店为主,占受访人数74%。当中的风险因素比起网购大为降低,其中主要较具风险环节为从面包店购买後而又未立即食用,在这段时间里,充满鲜忌廉的蛋糕会在危险温度下被运输、贮存,使微生物有机会大量繁殖,影响蛋糕品质之余,进食後更有可能引致肠胃不适。
从数据分析中得知,约九成受访者会在购买蛋糕後2小时内进食,而88%受访者会将剩余的蛋糕放於合适温度的雪柜内。整合以上两题问题得知,受访青少年都能把食品安全基本观念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但尚有约11%的同学,有可能进食在不当温度下摆放大半天的蛋糕,这些同学应要多加注意食品安全。
购买蛋糕後,您会什麽时候把蛋糕吃掉? | |
选项 |
百分比 (%) |
A. 即时食用 |
34 |
B. 2小时内 |
54 |
C. 半天後才食用 |
11 |
若未能当下完成食用,您会如何处理剩余的蛋糕? | |
选项 |
百分比 (%) |
A. 放於桌上,直到再次食用为止 |
4 |
B. 放於阴凉处,避免阳光照射 |
8 |
C. 放於雪柜内 |
88 |
综合分析《本澳中学生食用蛋糕习惯初探性调查》後,在食品安全和食得健康的角度上,本次调查并没有出现预设中最差的蛋糕膳食状况──“从互联网上经常购买须冷藏的蛋糕,并於一周内进食多於五件糖份较高的糖果类蛋糕。同时,购买後会在室温下摆放,并超过2小时後才进食。”
整体上,受访者对蛋糕(高风险食品之一)的处理和进食时间,均符合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
在食安中心过去的恒常市场抽检及专项食品调查的持续性监测结果显示,本澳市场上所出售的蛋糕样本中,食品添加剂及致病菌的检测,於现阶段并没有发现异常。同时,本次调查显示受访年青人对蛋糕的摄入频率低,相对地因蛋糕而引起的食安威胁并不高。
给消费者的小知识
(一) 半熟型及非烘培类蛋糕
“面糊"是面粉、禽蛋、调味料、牛奶和水分的混合物,是制造蛋糕的基本原料,其水活性及营养含量高,可以为细菌生存及繁殖提供营养,成为细菌的温床。在食品处理及等待发酵过程中,某些种类的细菌更能产生耐热性较强的天然毒素。半熟型及非烘培类蛋糕──例如:流心及慕斯蛋糕的烘焙温度较低,甚至不须热处理,不足破坏耐热性较强的细菌毒素,一旦制作过程被污染,烘焙後又经历降温冷却,在危险温度间来回上下,就增加食物变坏及食物中毒的机会。
(二) 食物致敏原
由於食物过敏问题曾在欧美地区引起致命案例,近年渐渐被全球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提升食品业界客户服务水平,烘焙业可於食物介绍上标示“致敏源”(例如:果仁、牛奶等),让消费者更能清晰地因应自身状况挑选合适的食物。
本澳中学生食用蛋糕习惯初探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