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化年代,越來越多人喜歡透過網絡平台購買或出售產品,當中亦包括食品。然而,您在網上購買或出售的食品是經正途合法入口嗎?網購代購可能存哪些食安風險?網購代購前,消費者到底要留意些什麼?
您在網上購買或出售的食品是經正途合法入口本澳嗎?
根據經第3/2016號法律修改的第7/2003號法律《對外貿易法》及第209/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若涉境外輸入特定食品,譬如蔬菜、肉類等鮮活食品,以及動物源性食品,包括以重量計含有超過20%的肉類、水產品、血等動物源性成份之調製食品,必須依法向權限當局如實進行申報及接受衛生檢驗檢疫,並提交由來源地官方發出之衛生證明文件及相關衛生檢疫資料供審核,在通過相關審查及檢驗檢疫後才可流通市場,否則將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根據第5/2013號法律《食品安全法》,生產經營、銷售須依法接受檢驗檢疫而未經檢驗檢疫食材,如構成犯罪,最高可被判處五年徒刑或被科處最高六百日罰金;如相關行為屬行政違法,將可被科處五萬至六十萬澳門元罰款。
所以,食品業界,尤其是從事食品進口、網購、代購,以至代收之商戶必須注意,如經營業務涉從境外輸入的食品,都需要清楚瞭解是否需要強制檢驗檢疫,並認清當中的法律責任;消費者同樣不能掉以輕心。
從事食品進口、網購、代購,以及代收之商戶應注意:
一、業者在進口及供應有關食品前有責任先透過統計暨普查局查詢食品之“澳門對外貿易貨物分類表/協調制度編號” (簡稱SH Code),再憑SH Code對照第209/2021號行政長官批示中附件三內的「須接受衛生檢疫/植物檢疫的貨物表」,瞭解相關食品是否須接受強制衛生檢驗檢疫;業者亦可憑SH Code透過市政署食安專線2833 8181查詢相關食品是否須接受強制衛生檢驗檢疫。
二、網購代購食品業務受《食品安全法》的監管及約束。市政署食品安全廳根據《食品安全法》對本澳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履行監管工作,安排專責人員持續網上監察,評估並記錄不同網購食品的銷售情況,針對即食食品如:壽司、刺身、生蠔,糕點、甜品等,進行抽樣檢測,暫時未見異常個案。但食品安全廳會持續監察、抽檢,並對設有實體店的商戶進行恆常衛生巡查,亦會時刻與業界保持聯繫。業者必須配合市政署的巡查、抽檢以及按照相關標準及指引生產經營。
三、應在網頁上主動提供及刊登清晰食品資訊及售後聯絡等。
四、各個食品生產經營環節都必須符合食品安全衛生,以及相關標準、法規的要求,確保食品適合供人安全食用。
五、代購或轉賣食品時,須認清食品安全風險。食品會因為運送、貯存及食用方法不當而引起問題,賣家必須承擔當中風險及責任。
消費者網購代購食品前要問清楚:
(1) 食品及食材有沒有安全合格證明或單據?確保原廠正貨?﹝例如:產地衛生證明、入口申報或檢驗檢疫證明、原製造商的單據或銷售憑證﹞
落單前,必須清楚瞭解所購買食品的來源、貯存及運輸條件,以及是否經合法途徑入口本澳,並已接受檢驗檢疫;
(2) 食品點樣貯存、運送同交收?
網購新鮮、冷凍、冷藏食品須格外留神,須確保在冷凍(-18°C)或冷藏溫度(5°C)下妥善運送;
(3) 產品上有沒有清楚標示食品資訊?﹝例如:售賣批次、來源地、食品成份、食用限期、保存及食用方法等﹞
仔細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籤,注意食用限期;
(4) 有問題如何退貨?如何退錢?
若發現食品包裝破損或品質有異,應停止食用及退貨。
網購代購食品只單憑幾張網上圖片始終存有一定風險,又擔心買到假冒偽劣產品,退貨退錢手續困難等。所以,消費者請認清當中的食安與消費風險,以上幾點一定要賣家清楚交代,謹慎選購,理性消費。
除了這些,消費者還要注意什麼?
點擊影片,瞭解更多:網購食品風險高 購買前要諗清楚
宣傳品(市民、業界適用)
-
【圖文包】網購代購食品須知
-
【圖文包】網購代購冷鏈食品須知
-
【宣傳單張】認清網購食品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