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到底是什麽?

03/04/2019

  兽药残留是影响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为满足对动物源性食品的不断增长的需求,饲养场普遍使用兽药防治禽畜疾病,然而,不当使用兽药可能产生耐药性等各种问题,为确保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国际间制定了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残留限量标准,规范养殖业科学合理地使用兽药,防止兽药残留超出标准要求,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政府早於20135月已发布第13/2013号行政法规《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以规管食用动物的食用部份所残留任何药物的最高残留限量1。食用动物包括牛、猪、鸡、羊、马、家禽、鱼、虾等,当中10个药物种类,共18种兽药。

 

为什麽要使用兽药?

  密集圈饲能集中管理禽畜,喂饲及排泄物的处理都更高效,但高密度的饲养无可避免加快传染病在禽畜中的传播,也会影响禽畜的生长情况。动物与人类一样会生病及需要妥善的治疗,为了治疗、预防、诊断食用动物疾病,而使用的药物。

 

什麽是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是指对食用动物给药後,动物的食用部位所残留的任何药物或相关物质,虽然兽药在动物体内会随着时间而分解为其他物质,但仍会留下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以是兽药本身或分解後的物质不同兽药的残余量或性质,分解时间都会有所差异。长期进食过量兽药残留的食品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轻者出现过敏头痛徵状,慢性中毒则会引致肝脏、肾脏、神经系统损害。

 

是否应完全禁止兽药使用在食用动物上?

  法规中兽药包含抗生素、抗菌剂、驱虫药及β2-肾上腺素受体促效剂(俗称“瘦肉精”)。为稳定食用动物的数量及质量,促进禽畜的健康生长,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禽畜产品质量等,适当、适量、以及正确使用兽药确实会带来正面影响。

 

本澳对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的规范情况

  为加强监控兽药残留,保障动物源性食品的卫生安全,第13/2013号行政法规《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量》中明确规定各兽药在动物中的食用部位可接受的最高浓度,所有鲜活食品在进口本澳前须经检验检疫,活猪牛则须由合资格供澳的饲养场才准予入口,而检疫程序包括进口检疫、屠前检查、宰後检查及样本抽检宰後兽医会对胴体及内脏进行感官检查,倘发现有病理变化的屠体或内脏,即时销毁;另外亦抽检动物尿液、胴体及脏器作兽药残余测试,以确保食用动物符合标准,可供市民安心进食。

 

市民应如何减低摄入兽药的风险呢?

  虽然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并不能从外观分辨,但亦不需过分担忧。市民可按照以下饮食建议,预防及减少摄入食品中的兽药残留。

  • 内地专供澳的养殖场受到内地政府严格监管及检验检疫,养殖场均需遵守休药期,不使用供人类的抗菌药/抗生素,控制药物施放量等,以降低食品中兽药残留的风险。因此,市民向本澳信誉良好的店舖购买,而业界须拒绝销售来历不明的食品;
  • 进食多元化食品,均衡饮食,避免长期进食动物内脏或单一食品,可降低摄入过量单一污染物对健康造成危害。

注:

1) “最高残留限量”是指存在於食品内或其表面的兽药残留的法定最高浓度,该浓度以mg/kg、μg/kgmg/L或μg/L表示。

 

024/DIR/DSA/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