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瓷餐具安全知多点

06/08/2019

  仿瓷餐具,又名「密胺餐具」或「美耐皿」,是以A5A8等级的密胺树脂为原料加工制成外观与瓷相似的餐具,其质地较坚实、不易碎、耐腐蚀、轻便保温、无味无毒、可塑性高,能制成不同颜色及形状的餐具和厨具,包括:筷子、碟、碗、杯、汤勺等,且价钱便宜,广受大众欢迎。

 

  制造仿瓷餐具的物料众多,当中以三聚氰胺及甲醛为主要的塑胶聚合物料,在遇上高温或其他特定的情况下,这两种化学物质有机会由餐具中释放出来,可能与食物混合,长期食用可对健康造成潜在性患病风险,所以该仿瓷餐具其安全性备受关注。

 

  根据欧盟和美国对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餐具的安全性科学评估结果显示,温度及酸类可加速餐具中三聚氰胺及甲醛的迁移能力。当餐具用火或微波炉直接加热超过70C,浸於3%醋酸或同等酸价物质时,其材料便可溶解并转移至食物中,而部分甲醛可排放至大气中,所以一般不会用这种材料来制造烹煮工具,如:热水壶、锅具等,以免有害物质由食品及呼吸道进入体内,长远影响健康。

 

虽然食物接触材料可具迁移性,但影响健康的程度必须具合理的科学实证而判断,如:化学物质的稳定性、释放量及已识别危害性等因素。就仿瓷餐具而言,塑料大致上在室温下处於稳定状态,不会释放化学物质。但随着温度上升及时间增加,塑料物质会在沸腾中分解并转移至已接触的食物上。除非餐具明显变形和溶解,否则肉眼及嗅觉不能察觉化学物质经已释出。因此,许多国家对食品接触材料会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对餐具或厨具订立质量标准,以规范器具的品质来监管和控制具潜在危害性物质的释放量。

 

中国是全球仿瓷餐具主要制造及出口国之一,已有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去规范《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1-2016)》,旨在与食品接触的产品能符合食用安全、具可追溯性、提供真实和清晰的产品信息等。在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方面,产品须标明注意事项、材质符合国家质量规格声明、使用目的、环境及温度等资讯。由於澳门大部分的仿瓷餐具来自中国,所以市民基本上可从产品标签或说明书得知其正确使用方法,以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除了通用原则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餐具的生产技术及质量必须同时符合《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GB4806.6-2016)》的要求。尤其对食品接触材料订立最大允许迁移量的安全设定值,如:甲醛的特定迁移量(Specific Migration Limit; SML)是15 mg/kg,三聚氰胺在一般制品是2.5 mg/kg,但用於生产接触婴幼儿食品的塑料或制品时,其限量为1mg/kg,以加强对婴幼儿健康的保护。若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量超出法定限值或质量级别不符合法定准则,该产品必须下架及回收,以遏止食安风险曼延。

 

  事实上,在三聚氰胺及甲醛的危害识别分析中,虽然两者皆对人体健康可能构成不良影响,但必须在特定的条件下方可成立。例如:高剂量的三聚氰胺才能引致膀胱和肾脏结石,但食物不会含有该物质;另一方面,现时只证实人类长期暴露於含甲醛的工作环境才令人类患上鼻咽癌,以现今科技仍缺乏有效的生物代谢数据去阐释含甲醛的食物能否对健康构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仿瓷餐具的研究报告指出,在正确条件下使用,三聚氰胺及甲醛的迁移量属於低水平,测试中大多数样本符合国家及欧盟标准中特定迁移量的要求。由於物质的释出量微乎其微,未能对健康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所以市民毋须过度担心仿瓷餐具中有害物质会在盛载或拿取食品的过程中进入人体,危害健康。

 

 

给市民建议: 

) 留意仿瓷餐具的生产说明书,确保质量安全,并按照可适用的食品范围及温度正确使用;

) 不要使用带有异味、破裂或表面划损的仿瓷餐具;

) 不能作加热和烹煮用的工具,如:使用仿瓷筷子烹煮即食面或油炸食品;

) 不能放进微波炉或焗炉内加热使用;

) 存放时,应远离明火或太阳直射,避免令塑料变质;

) 避免使用仿瓷餐具盛载酸性食物,如:橙汁、腌制酸菜;

) 切勿用仿瓷餐具盛载热油;

) 盛载高温食品时,应待食物或饮料的温度稍为冷郤後,尽量控制食品温度在70C或以下才放进仿瓷餐具内;

) 切勿使用含砂质或强力的清洁剂,以免损毁餐具表面。

 

给业界建议: 

) 食肆应向可靠的供应商购买仿瓷餐具,确保塑料质量符合国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的安全标准;

) 须按照餐具及厨具上说明书的适用范围内使用,减低煮食用具及器皿的材质受损所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033/DIR/DSA/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