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事故发生後有哪些食品较容易受辐射污染?
在核事故中,所泄漏的放射性物质可能会污染食品及水。由於放射性物质能够在空气或雨水中沉降,因此,蔬菜、水果或饲料的表面容易受含有放射性物质污染;期後该物质再由泥土转移至农作物,或动物透过进食了受污染的饲料而进入其体内(如乳牛因进食了受污染的饲料,所产出的奶中也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而鱼类和贝类等水产品也能够从水中摄取该污染物。基此,放射性物质随着时间在食物链中不断累积。
2. 核污水排入海洋哪些食品可能较易受影响?
核污水排入海洋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食物链中的生物可能会吸收和累积放射性物质,进而影响人们食用的水产食品,例如鱼、贝类、海藻和海带等可能比其他食品更容易受到影响。因为这些食品生长在海洋中,通常会吸收海水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放射性物质,而放射性物质会随着时间在食物链中不断累积及进入人体,对健康可能构成危害。
3. 进食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吗?
日常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天然辐射,人体可透过新陈代谢修复低水平辐射对健康的影响。食用受辐射污染的食品会否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取决於所摄入的放射性核素种类、摄入量、摄入频率等。一般而言,市场上出售的食品不会受高剂量辐射污染,市民不会因进食这些食品而对健康造成急性影响,但长期食用受辐射污染的食品则可能会增加令人患癌的风险。
4. 食品中验出碘-131、铯-134 及铯-137 具有什麽意义?
天然的食品中不会存在碘-131、铯-134 及铯-137。但这些放射性物质可从核事故泄漏至自然环境中,继而进入食物链。因此,食品中被验出含有碘-131、铯-134 或铯-137可代表核泄漏事故而产生的辐射污染。本澳第1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最高限量》订定了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碘-131、铯-134及铯-137的最高限量,以保障本澳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