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在进口冷链食品包装,以及相关从业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发现呈阳案例,不少人会有疑问:在澳门买到的冷链食品安全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作出防范?
澳门买到的冷链食品安全吗?
为严防新型冠状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或外包装传入本澳,市政署早於八月起已逐步对冷链食品的入口至零售层面采取一系列的严密监管,措施包括:
1. 对进口食品货物及环境抽样进行核酸检测,目前每日抽样数量超过200个,检测结果未见异常;
持续抽样 |
2. 所有抵澳冷链食品之出厂原包装必须完成彻底消毒後,始能进行检验检疫;
3. 涉及冷冻食品入口的码头、货运站及冷冻仓储等,实施场所每日清洁消毒及人员进出登记管理措施,市政署并会持续排查相关场所,监察做好食品、人员及设施设备等防疫卫生管理措施;
4. 凡通过检疫程序进入本澳的冷链食品,货主必须於市政署冷链食品追溯系统作规规范化申报;
|
5. 严按卫生局发出的「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冷链食品相关行业防控指引」,要求本澳冷链食品从业员最少每七天进行一次新冠病毒检测。
举办冷链业界讲解会,持续与业界保持紧密的沟通及交流 |
多管齐下,从进口冷链食品环境、从业人员、冷链食品三层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进入本澳市场的冷链食品安全。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
根据现有科学资讯显示市民只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因接触冷链食品而遭受感染的风险仍然很低。所以,市民只要谨记:
1) 向持牌及信誉良好的商户选购冷链食品,尤其是网购、代购时,消费者必须清楚所购买冷链食品的来源、贮存及运输条件,并符合本澳鲜活食品入口之法律法规1;
2) 消费者采购时,必须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勤洗手、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拣选时应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冷链食品,应选用夹子等用具辅助选取;选购後必须以酒精搓手液等彻底清洁双手;
3) 食材买回家後,可分类放在有盖容器或保鲜袋内,再贮存於雪柜;(若有需要,消费者亦可使用含75%酒精的棉花抹外包装表面,再独立贮存於雪柜。)
4) 处理食品时,生熟分开,使用两套不同的刀具、砧板、容器;处理後应将水槽、厨房器具及枱面彻底消毒,同时要定期清洁及消毒雪柜;
5) 进食前,必须彻底煮熟食品;同时,必须确保进食及接触食物前双手清洁。
做好各项个人卫生防护及食安防范措施,便可安心进食冷链食品。
1按第3/2016号法律修改的第7/2003号法律《对外贸易法》及第487/2016号行政长官批示,进口本澳的鲜活食品及源自动物源性产品均需要向权限当局进行申报,并接受卫生检验检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