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在事隔两年後,捕自福岛近海海域的鱼类再被验出含放射性物质超标。事件再引起媒体及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到底澳门有没有来自日本福岛的海产出售?市政署又如何把关,以确保食品安全?
1. 澳门有来自日本福岛的深海鱼出售吗?
没有!自2011年日本福岛发生核事故後,来自福岛县的食品一律暂缓处理其入口检验检疫申请,所以目前澳门市场并没有来自福岛的水产等食品出售。
2. 针对本澳流通市场,市政署有什麽措施进一步监测食品的核辐射水平?
除了日常之入口检验检疫制度外,市政署持续对本澳流通及供应之日本产食品作辐射水平检测,且列作食品安全厅常规性检测项目之中。而在本澳流通市场上所抽取的食品样本,截至目前所有样本之辐射水平检测结果未见异常,有关结果亦可见於食品安全厅每季公布的「恒常食品检测报告」中。
除此以外,市政署会根据第5/2013号法律《食品安全法》,视风险程度及范围,采取一系列预防及控制措施,包括下架、回收、封存、甚至勒令禁售问题食品。若问题食品涉及超出本澳第16/2014号行政法规《食品中放射性核素最高限量》标准,且情节构成犯罪涉案人可判最高监禁五年。
3. 关於日本产食品还有什麽要注意?
普遍日本预包装食品上所标示的「制造者」、「贩売者」指的是该公司的商业登记地址,即办公室而非食品的生产工场所在点。而工厂、加工制造点多以「制造所固有记号」标示,相关编号可在该食品生产商之官方网站上查阅。
另外,如对预包装食品的标签或相关规定有任何意见,市民可向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反映,或致电「食安专线」,市政署食品安全厅会把意见转介经济及科技发展局并跟进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