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食安部門近日就“注膠蝦”事件之檢測情況

24/03/2017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廣州市、番禺區的食藥監管部門,就市民反映在當地市場購買到懷疑“注膠蝦”進行涉事場所檢查,並抽取樣本進行檢測,經檢驗後鑒定蝦隻含有人為添加物“瓊脂"成份。據有關工作人員的初步分析,商家在所售的冷凍蝦人為添加了外觀透明、類似膠狀“瓊脂"成份,目的是為了粘合蝦頭和蝦身,令蝦身飽滿,賣相更為美觀。廣州市和番禺區的食藥監管部門並就此事進行立案調查,以確定含“瓊脂"成份的冷凍蝦源頭以及在哪個環節被注入添加物。

 

過往,亦曾有傳媒報導內地有蝦隻被人為注入“明膠"等物質,而是次檢測發現的添加物“瓊脂”,是從海藻類植物中提取的膠質,亦稱洋菜,而“明膠"則是動物的骨頭、皮膚和筋腱提煉的動物性蛋白質膠體。兩者均為食品添加劑,用於糖果、果凍及甜點等食品。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曾經評估食用“明膠"及“瓊脂”的安全,認為其毒性十分低,一般食用不會對人體構成危害。

 

是次內地部門查處的“注膠蝦”事件雖使用了食品添加劑“瓊脂”注入蝦隻,但仍屬銷售誤導行為,故業界應自律守法,確保出售的食品適宜供人食用。任何在本澳出售及供應的水產品都必須通過市政署檢驗檢疫合格,並須按《食品安全法》之相關規定,切勿在生產經營水產品中不當使用食品添加劑或添加外來物質,若發現售賣的蝦隻存有異常情況,亦應立即停售有關食品,並主動向市政署作出通報。截至目前為止,在市政署食品安全廳的恆常檢測中,暫時並未發現本澳市售蝦隻有異常情況;市政署亦會持續透過信息通報機制,與內地部門緊密聯繫,以便發生相關事件時第一時間作出及時跟進,確保供澳食品的安全。

 

市民在選購時蝦隻時,應留意其蝦身顏色,切勿購買頭部或身軀過分膨脹的蝦隻,如發現蝦隻感官性狀有異,均不宜購買或食用。

 

更多相關資訊:

  • 食安科普

“注膠蝦”,孰真孰假?(二零一五年七月三十日)